中天科技在投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损耗光纤市场之后,最近,又开始新一轮超低损耗光纤的研发。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总经理薛驰表示,这是中天科技迎接互联网浪潮引发传送网技术革命的重要举措。
传送网的“容量”挑战
有资料显示,从1990年至今,互联网流量激增,年增长率超过40%,已经超过光通信容量增速。如此推算,2020年,流量超过单纤容量极限,从而形成“容量危机”,传送网需要突破性系统技术。
今年,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推出了自主开发的低损耗光纤——中天达远(ZTT-ALF)低损耗光纤。与传统的普通G.652光纤相比,该光纤具有更低的损耗值,衰减指标非常稳定,在双波长指标优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多项指标的改进,可全波段应用,同时中天达远(ZTT-ALF)低损耗光纤模场直径与普通G.652光纤完全兼容,在对接时具有更低的接续损耗值。
薛驰表示,用户的需要就是我们设备制造商的使命。成立于2003年的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从事各种优质光纤的开发和规模化生产。从开始光纤拉丝生产,引进多条国外高速拉丝生产线及配套的相关检测设备,到光纤产能逐年稳步提升,随着公司技术不断成熟,为巩固行业地位,加大投入,向光通信产业链的上游发展,中天科技从2008年起开始光纤预制棒的研发与生产,拥有多条世界先进的VAD、OVD光纤预制棒生产线,相关预制棒和光纤产品先后被列入国家火炬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以及江苏省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经过长期技术积累和三期技改扩产,目前普通G.652.D光纤年产能已经达到2000万芯公里,G.657系列光纤、G.655光纤、多模光纤、小尺寸光纤、耐高温光纤等均已实现批量生产。
2011年,为了适应国家八纵八横光缆骨干网建设步伐,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与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联合对光纤预制棒和光纤拉丝技术进行全面改造提升,从各环节降低光纤损耗。
永不停止的自我超越
中天科技光纤研究所所长、中天精密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一春博士表示,在芯棒制造工艺中,VAD方法因具有沉积速率快、脱水效果好、可连续制造大尺寸预制棒以及折射率剖面中心不存在凹陷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掺入内包层中的氟元素在高温下极易渗透到芯层,或蒸发被气体携带走,在传统的VAD工艺生产的芯棒中,凹陷折射率差通常无法达到要求。所以使用传统的VAD工艺实现复杂的折射率剖面(例如凹凸交替的内包层)的难度非常大。针对上述VAD工艺不足之处,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开发了一种制造凹陷包层超低水峰光纤芯棒的装置及方法。采用该方法生产的预制棒可以生产出光学包层折射率符合要求的光纤,这类光纤具有低衰减,适合于长距离通信传输应用。
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程师刘志忠表示,在拉丝工艺中,在预制棒熔融后,通过改进热处理工艺,有效降低了光纤内部残留应力。由于光纤从拉丝炉内出来温差较大,在骤冷过程中其内部应力无法释放,光纤内部处于无序的非晶状态,增大了光纤的瑞利散射系数,影响光纤的衰减性能。然而,通过热处理工艺,能够实现光纤梯度降温,将光纤内部的无序的非晶区逐步变为有序结晶区,有效降低光纤残余应力,实现光纤衰减改善。同时,拉丝炉内气体流量自动控制技术,将在生产前、中、后对炉内气体进行自动化控制,从而稳定光纤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衰减。
专家评论指出,中天达远低损耗光纤(ZTT-ALF)的开发成功,推进了国内光纤制造技术的发展。中天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成功,打破了传统格局,可以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有助于推进国家干线网络建设,助力“宽带中国”战略实施,为电信骨干网的升级换代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基于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的容量需求,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表示,在超100G时代,长距离传输必须要超低损耗光纤提供有效支持。采用超低损耗光纤可以减少3dB跨段损耗,相当于系统传输距离可以延长100%。如果能够节省一个系统再生站,即可节约数千万元成本。
2012年,中国电信对现网进行模拟计算得出结论:采用低损耗光纤可以节省现网成本10亿元,约10%;采用超低损耗光纤可以节省25亿元,约20%。
智能电网中的成功应用
目前,中天达远(ZTT-ALF)低损耗光纤已成功应用于台远至塔中220kV送电线工程、云南500kV金安桥送出线路工程、西宁日月山乌兰格尔木750kV双回输变电工程等电力系统通信建设项目,均表现出优异性能,获得用户好评。
低损耗光纤优势明显。2013年,中国电信制定了新的光纤集采要求:骨干网G.652光纤以后全部采用低损耗光纤。目前,骨干网主流光纤为G.652普通光纤,大部分主流光纤企业已经可以提供低损耗光纤,但超低损耗光纤供应商只有康宁。
沈一春表示,为了适应100G技术和下一代传送网的需求,中天科技已经投入强大力量研发新一代超低损耗光纤以满足客户日益急迫的需求,占据光纤技术制高点,促进产业链成熟,为“宽带中国”提供新的选择,推进大容量、高速率、长距离的光纤新产品应用,实现从微创新到原始创新的突破,促进中国光通信产业自主创新的进一步提升。(李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