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客人的间隙,69岁的薛济萍从包里拿出一本杂志,戴上老花镜,低头看起来。
28年前,他还是江苏南通如东县河口镇一家乡镇企业的厂长,主要生产砖窑,求教一位从如东走出来的工程师寻找新产品。那时中国信息产业风头正起,对方建议他们做光缆,从此走上这条路。
多年后回看,薛济萍笑言这是一帮不知道光缆,更不懂光纤的“外行人”的尝试。“当时不懂什么叫制造业、更不懂什么叫先进制造业,就是想要改变自己、改变家乡贫穷的状态。”
怀着这个朴素的愿望,中天科技集团摸索着生产出第一根国产光纤预制棒,开发出多项原创性工艺技术,改变了中国在光缆产业链底端徘徊的历史。中天科技集团现已成长为一家优秀的新兴战略产业智能制造企业,旗下的光通信 、电力 、海洋等业务板块都站在了行业潮头浪尖,也是中国制造业绿色制造、数字化转型的探索者和代表者。
2019年,中天科技集团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下设89家子公司、54个海外办事处、6个海外工厂,产品远销147个国家及地区,拥有1800多个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授权。人们可能很少听说它,但从电力天路,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再到沪苏通长江高铁大桥,都有中天科技产品在背后支撑。
不论在中天科技集团本部所在地如东县还是新部所在地南通经济开发区,他们都是第一纳税大户。坚持精细制造、科技创新,与社会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并非虚言。薛济萍对企业社会责任有自己的理解,并不想刻意强调它,“企业能够良性运转,员工就解决了就业,政府就有了税收,社会就有了稳定,就带来了间接的社会贡献。”
在河口镇,不少夫妻、父子都在中天科技集团工作,离土不离家,在工厂有工作,又可以就近照顾家庭、父母,以及家里的责任田。这是现代都市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理想,薛济萍带着中天科技集团把它变成了现实。很多人把公司当作家庭、生存的依托,薛济萍说,“我感觉,不把工厂搞好,真的对不起员工。”
制造业推动经济发展快,为地方带来收益;能解决就业,培养工匠;产品可以参与国际竞争,为国家、企业在全球展示它的品牌和气质。薛济萍说,“这些都很贴近中天科技的实际,我们确实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
没有人才,创新搞不起来
南方周末:创业过程中,让你觉得最困难的是什么?
薛济萍:所谓困难是循序渐进的。在没有找到产品之前,难在找产品、找技术、找人才,之后最大的困难是市场开拓。这些年困难一直没断,但也没有不曾克服的困难。
1992年,我们进入光通信行业,是家乡在上海的一些专家指的路。那时我们是一家建材企业,有一点储备资金,很想找到新产品,想改变我们自己和家乡的贫穷。我们和上海电缆研究所签订了一个合作协议,帮我们培训、设备选型,把我们引上了光缆这条路。
当时引进国外生产线要国家发改委批,我们一帮泥腿子根本拿不到。后来有人建议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绕开,当时的南通市政协主席,找到一位祖籍南通的台商,注册了一家60万美元的合资公司。
我们要引进的瑞士设备要65万美元,但合资公司只有60万美元,最后对方同意将其中一个设备的型号改小,以60万美元成交。支付了15万美元定金、三个月后要付尾款时,如东县领导帮我们向农行借了45万美元,才将事情圆起来。
要成就一个事情是有困难的,但只要你用诚信、诚实的努力,就会得到方方面面的帮助,最后得到解决。
南方周末:南通的资源禀赋不算特别好,中天科技为何能在这里发展起来?
薛济萍:过去如东交通偏僻,信息流不是很快,我们在区位上没有优势,如何能够走向全国?我的东西必须要比别人好一些,或者与别人不同,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差异化。
因此,我们要找专家、找有本事的人,我们很早就在内心里重视创新。重视创新,最直接的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没有人才,创新搞不起来。在我们内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从内心、从骨子里发出来的。我没有上过什么大学、自己又不懂这些东西,所以我十分认真地尊重专家,尊重人才。
我们的OPGW、ADSS、射频电缆、海缆,都在全国最早推出来,然后慢慢打开市场,被工信部评为单项冠军。我们的创新产品比别人都要快一拍,或者几拍。这就是我们早先凭创新走过来的这么一条道路。
本世纪初,我们把一些项目放到了南通开发区,最主要也是为了吸纳人才。我们的产业向城市转移,但本土文化也是帮助我们起步、走出来的,所以我们还是不能忘怀故土。
我不刻意去做社会责任
南方周末:中天科技内部似乎特别强调质量?
薛济萍:1998年我们的光缆产品在一次抽检中渗水试验不合格,被通报批评。我们不得不召回产品,丧失巨大订单,公司处在关闭边缘。那几个月我吃饭、睡觉都不定神。这对我们既是一个沉重打击,也是一个终生的教育,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质量是企业生死存亡的根本,没有高质量是走不出去的。
我们把1998年3月3日通报这天作为“质耻日”,每年开展活动反思我们的质量体系。现在我们将企业价值观定为“以品质立尊严,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我们把以品质立尊严作为第一句话,没有品质,就走不到客户那儿去,客户不会尊重你。
南方周末:你如何看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话题?
薛济萍:社会责任是这些年很时髦的一个词,也是政府和社会对企业考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早期对社会责任也没有很强烈的意识,就是养活员工、向政府纳税、履行基本职责,守法经营。
我们现在把它提升为“为客户、 员工、社会创造价值”,这句话看起来冠冕堂皇,但我切身有一些体会,这些是相互关联的,你要善待员工、把企业搞好,首先要善待客户,你没有好的产品,就没有客户,工厂就难以生存。
我经常接触公司很多员工,夫妻、父子同在公司上班的情况很多,很多人把公司当作家庭、生存的依托。我如果不把工厂搞好,真的对不起员工。
我们老百姓最满意的生活方式,就是离土不离家,在工厂有一份工作,又可以照顾家庭、照顾父母,还把家里的责任田照顾到了,真正的安居乐业。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履行了一种社会责任,对员工负责,对周围的社会负责,我不刻意去做社会责任,把企业经营好,善待我们的员工,就客观、间接地履行了社会责任。
我们平时也有很多捐赠,比如这次新冠疫情期间用专车为武汉方舱医院的建设送去电力电缆,这是一些有意识的行动,但我更看重的是平时的潜移默化。(文章来源:南方周末;作者:胡安)